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banner1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报告

政务互联网从“上半场”转向“下半场”

发布日期:2018-12-10
访问量:

最近,一些行内权威专家指出,互联网,很快将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上半场”即将结束,而“下半场”——产业互联网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7eb7e1867b7090e126380e4eef0974e8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那么,对标消费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政务服务”,它的“上半场”是什么?“下一场”又是什么?

一、上半场:整合、互认、共享

当消费互联网如火如荼之时,互联网悄悄地渗透进入政务服务领域,艰难拉开了“上半场”序幕——从十年前提出的“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到今天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互连互认、整合共享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个必选项。

从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趋势来看,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很快就不是一句口号、一种要求,任何一个游离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之外的政务信息系统,作为“孤岛”,都将被边缘化,并逐渐丧失连接的价值。

3d5e622447ecf415a69e3b549e42ec4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共建共享、共生共荣,一定是互联网发展的自然规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深度应用,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也正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种必然选择。

如果说整合、互认、共享是政务互联网“上半场”的主旋律,那么,“下半场”的核心“看点”,归纳起来就是另外三个关键词——体验、场景与移动。

二、下半场:追求用户体验

消费互联网,最讲究的是流量与体验。说白了,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到底有没有人在用、用的人多不多,有没有产生价值等等,这是消费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与基石,也是政务互联网所要着力破解的难点与痛点。

什么是体验?就是指服务提供方以目标用户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为手段,在提供服务或产品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让用户能以最小的成本付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简单地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用户办事方不方便、满不满意。

只有好的体验,才会带来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流量,这是消费互联网不能放弃的追求目标,也是政务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实,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现出“放管服”里更优质的“服”。

image.png

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国家级第三方评估机构,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以办事对象“获得感”为第一目标的评价标准,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正契合了政务互联网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应用导向和目标价值。

三、下半场:丰富应用场景

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用户体验。按照互联网的标准化定义,应用场景是指一个应用(服务或产品)在被用户使用的时候,用户“最有可能”所处的场景。场景包括时间、环境、地理位置、设备支持、社交及用户情绪等多个方面。

政务互联网的“上半场”,强调更多的是解决单个部门单个应用场景的问题,只要服务能用就行,场景比较单一;应用碎片化,相互关联性差。而“下半场”则要转移到“围绕用户体验,丰富应用场景”上来。

围绕用户体验,丰富应用场景,首先,要拓展服务渠道,按端来划分,线上为PC端、移动端(APP、小程序、公众号等),而线下为窗口端(办事大厅、服务点等)、自助终端;其次,办事服务事项颗粒度要细化,细化到每一个事项每一种情形,实现服务的精准定位、触手可达;最后,围绕“一件事”,从“碎片”走向“整体”,实现跨部门、多事项联办,形成应用生态,为办事对象提供更好更多的场景化服务。

当然,更好的用户体验,对进一步增强应用场景的粘性和不断扩大应用场景的覆盖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826ee2a083d1a269b1e1c4fed4c2dc34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四、下半场:移动政务服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其中,手机网民总规模已达7.88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较2017年末提升了0.8个百分点;而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70亿,占总体网民的58.6%。

我国庞大的网民群体,为推广政务服务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果说,“在线化”是政务互联网“上半场”的一个方向,那么,不容置疑,“移动化”就是政务互联网“下半场”的一个目标。或者可以说,在线化的核心就是移动化。

政务服务,具有刚需的特点,但又是低频的,不可能每天每周都在用,比如最热门的公积金、社保、住房、纳税、户籍、出入境等办事服务,也并非如此,所谓的高频只是相对其他服务而言。

因为刚需,政务服务与身体延伸的“器官”——智能手机,这是另一种刚需,恰好有着天然的亲缘性。移动政务服务,一端在手,随时随地,一网通办。同时,因为智能手机的易用与便携,推动低频的政务服务,逐渐占据手机屏幕的显要位置,为引流用户打开更大的入口。

从“上半场”转向“下半场”,应以体验为靶向、以场景为支撑、以移动为核心,坚持流量为王,构建政务互联网的三大流量体系。与消费互联网一样,没有流量的强力支撑,任何一个政务服务应用都有可能被弱化,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显而易见,政务互联网的“上半场”与“下半场”,泾渭越来越分明。只有扎扎实实做好“上半场”功课,打好基础,积聚能量,才能真正演好更重要的“下半场”大戏,那是决定“互联网+政务服务”未来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所在。